• 語言選擇 : 中文版 line 英文版

    新聞中心

    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的技術架構發展趨勢和挑戰 | 2020南湖HIT論壇

    10月24日 ,以“謀劃‘十四五’ ,醫療信息化建設規劃實戰”為主題的成功舉辦 。關於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的設計問題 ,成為本次論壇核心話題之一 。

    論壇上 ,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餘小益從技術架構的層麵 ,介紹了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麵臨的新需求與新挑戰 ,並分享了創業慧康的解決之道 。


    互聯網 、物聯網是醫院信息化“雙通道”

    “整體來看 ,新時期下 ,醫院信息化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‘雙通道’特征 。”餘小益認為 ,醫院內部對信息化的要求 ,是實現從功能 、流程到智慧一體化的高水平建設 ;醫院外部則是要求通過互聯網+服務 ,實現從醫療協作到患者全程健康服務 。

    “互聯 、物聯是智慧醫院雙通道發展的技術基礎支撐 。”在餘小益看來 ,物聯網技術擴展了接入對象 ,互聯網技術擴展了時間和空間 ,從而將診前 、診中 、診後 ,院內與院外進行有機連接與一體化 。在此基礎上 ,才有可能支撐起麵向全人群與全生命周期的“全民康養”未來健康場景 ,解決社區醫療“看得起”但“看不好” ,養老設施與服務缺失 ,健康多元化需求難以滿足 ,醫療診後環節 、公共衛生服務難以延伸到家庭等傳統的痛點問題 。

    此外 ,站在“智慧城市” 、“健康城市”的更高角度來看 ,隻有借助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 ,才能打通城市職能流 、城市場景流與城市數據流 ,將醫療健康服務更好地延伸到社區場景與家庭場景 ,承擔起醫療服務 、預防保健 、康複護理 、生活照顧等複合性職能 ,實現“以治病為中心”向“以健康為中心”為轉變 。

    通過梳理 ,餘小益總結了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技術架構麵臨的新需求 。

    首先是物聯網化 ,實現全麵感知 。也即通過物聯網技術 ,實現患者 、臨床 、後勤管理各類數據的自動化 、高效化采集 ,這是提高醫院臨床診療質量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創新手段之一 。

    其次是微服務化 ,實現應用係統即平台 。針對眾多“煙囪工程” ,建設統一接口規則的“插線板”式集成平台 ,解決醫院業務應用蜘蛛網式的接口對接問題 ,實現信息互聯互通 ,激活醫院數據 。

    第三是智能化 ,實現大數據賦能和融入 。基於數據挖掘分析技術 ,喚醒醫院沉睡的數據 ,提供麵向臨床 、麵向管理 、麵向科研等多方麵的輔助決策支持 ,實現醫療從“經驗決策”到 “數據輔助決策”的決策路徑轉變 。

    第四是互聯網化 ,實現便捷拓展 。通過互聯網醫院等方式 ,為患者 、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等合作方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問診 、精細化管理及商保服務 。

    第五是共享協作 ,實現醫養協同體係化 。醫院內外 ,以及聯網內的各醫療機構要實現分工協作 、資源共享 、互聯互通 。通過構建統一的醫養協同服務體係 ,實現醫療服務資源合理分配 ,建立城市級醫療 、社區 、家庭健康服務協作基礎 。

    餘小益特別指出 ,目前HIT業界普遍在第三個部分 ,也即在“實現大數據賦能和融入”上遇到了瓶頸與障礙 。“中歐體育認為第三部分之所以難以做好 ,是因為前兩個部分出了問題 ,數據處理的自動化程度不夠 ,導致數據質量差 、采集效率低 ,數據規模也不夠大 。如果前兩個部分做好了,智能化自然而然會比現在有很大的促進與提高 。”

    微服務體係架構成為主流的同時也麵臨挑戰

    目前 ,產業IT技術架構和互聯網公司的技術架構正日益趨同 、差距逐年縮小 。從行業需求和IT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 ,在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的設計開發過程中 ,微服務已經成為行業廠商的主流技術架構 。

    餘小益認為 ,這是因為龐大且複雜的單體應用難以進行持續部署 。在微服務的體係架構中 ,每個服務獨立擴展 ,可以根據不同服務的規模來進行性能部署 ;故障會隔離在單個服務域中 ,而不是整體失效 。

    對於HIT廠商而言 ,由於專注於單一功能 ,可以讓開發團隊的規模變小 ,邊界清晰 ,易於保持高可維護性和開發效率 ,此外也契合醫療行業按需應變 、持續集成的特點 ,滿足新一代醫療係統雲化部署的需要 。

    因此 ,在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中,將由更小的業務單元分組來構建更大的係統 ,越來越龐大的單一係統將進化成垂直切分的分布式係統架構 。但餘小益也提醒到 :挑戰隨之而來 。

    首先 ,數據一致性將成為關鍵性問題 。

    在理論計算機科學中 ,CAP定理指出 :對於分布式係統而言 ,不可能同時滿足以下三點 :數據一致性(Consistency) 、數據可用性 (Availability)與分區耐受性 (Partition Tolerance) 。

    餘小益指出,在數據一致性問題上 ,為避免多個用戶同時訪問等情況造成的數據不一致 ,應用訪問數據時 ,會通過一定的糾錯和校驗機製 ,把多個可能不一致的副本數據綜合計算 ,再返回一個一致且確定的數據給用戶 ,但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數據錯誤 ;如果要保證各個副本中的數據總是強一致的 ,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損耗性能 。

    其次,分布式架構將帶來複雜的運維問題 。

    如果非關鍵業務被關鍵業務所依賴 ,會導致非關鍵業務變成一個關鍵業務 ,在服務依賴鏈中將出現“木桶短板效應” ,也即整個SLA(Service-Level Agreement,服務等級協議)將由最差的那個服務所決定 。對於運維人員而言 ,由於單次業務流程經過多個服務器節點處理 ,這無疑將增加故障排查的複雜度 ;微服務將應用垂直切分成更小的業務單元進行獨立部署 ,上線的節點數量多 ,維護難度也隨之加大 。

    餘小益分析 :“同樣是分布式架構 ,為什麽互聯網公司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?因為他們的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的力量充足 。”對於普遍缺乏人手的醫院信息中心而言 ,這個問題值得注意。

    除技術架構外 ,餘小益認為未來還麵臨著不可回避的網絡不確定性問題 ,多網融合是大勢所趨。目前 ,隨著應用外部環境的改變 ,更多寬窄帶 、長短距的通訊協議從工業物聯網 、智能家居領域轉向醫療場景 ,醫院麵臨著更加複雜的網絡環境 、更加多樣的接入終端 。大量智能終端 、傳感器的加入 ,使得應用和硬件設備的結合更加緊密 ,業務信息流的展現也將通過大小屏聯動 、移動 、可穿戴設備覆蓋大前端的所有技術體係 ,建築行業中的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,建築信息模型)等3D可視化手段 ,也將結合物聯網進入醫療場景 。“軟硬結合成為趨勢 ,未來醫療行業也將實現從平麵到立體的可視化 。”餘小益如此推斷 。

    創業慧康的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架構設計

    “創業慧康對於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的架構設計 ,呈現倒三角的結構 。”餘小益介紹 ,創業慧康的新一代醫院信息係統由技術基礎平台 、應用基礎框架與麵向市場的解決方案三方麵組成 。其中 ,技術基礎平台提供統一的基礎開發框架 、基於領域元數據建模的技術組件抽象及可擴展的框架 ;提供應用的基礎運行支撐和監控環境 ;提供透明的各類計算機基礎技術框架 。應用基礎框架的任務是提供患者信息與基礎數據標準 ;建立醫衛行業各領域的業務構建 ,實現應用組件化 ;提供支持產業聯盟夥伴的分層設計 、開發 、實施模式 。在解決方案層 ,則是基於醫療衛生服務機構 、管理機構 、居民 、醫生、數據用戶等各類客戶的需求 ,提供醫院信息係統 、區域一體化 、個人健康雲等產品 。

    針對微服務基礎架構 ,創業慧康將研發重點放在全棧監控 、資源調度 、發布與版本管理 、實時報警和自動處置 、係統性能分析等領域 。餘小益特別強調了持續集成與運維管理的重要性 。在創業慧康的係統中 ,可以實現灰度發布與回退 、微服務節點監控 、故障轉移 、調用鏈路追蹤及日誌分析 、多數據源性能監控與SQL分析等功能 ,以應對新一代分布式架構帶來的技術挑戰 。

    餘小益認為,智慧醫院的總體規劃 ,應該建立在多級平台的基礎之上 ,包括IT基礎設施支撐平台 、硬件互聯平台 、應用互聯平台 、互聯網醫療平台 、大數據平台等 。目前 ,創業慧康正在對智慧醫院基礎平台進行重構 。“中歐體育把硬件互聯放在與應用互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,通過醫療物聯網基礎接入平台 ,實現對各類智能硬件的連接與管理 ,麵向全民康養 、健康城市的未來健康場景 ,做好有力支撐 。”